以诚为基?以信兴商
——我市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社会信用体系是否完善已成为衡量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数据归集和共享为核心,以信用信息应用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为出发点,在信息归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信用修复、“信易贷”等方面重点发力,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蓄势赋能。
为提高全市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水平,我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单位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文件,积极转发相关政策法规,市场监管、文化旅游、安全生产等领域先后出台相关工作制度,为企业及个人失信行为认定及联合奖惩提供依据,诚信建设推进更具操作性,全市信用制度持续完善。
抓稳数据归集,打牢信用基础。我市着力推进信用信息与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实现行政、司法和公共服务单位全覆盖,初步建立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信用信息库。逐步完善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向各部门开通录入渠道,实时更新公共信用数据,并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可查询,除自然人信息外,所有社会信用信息均面向社会公示。同时,进一步规范“双公示”信息归集报送制度,有效提升数据报送的规范性。
实施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增强信用应用能力。我市全面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健全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制度,有效提升监管效能,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结合市情实际,出台相关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办法,在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根据省信用信息平台推送数据,运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依托酒泉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基于企业公共信用信息,规范开展企业公共信用状况分析评价工作,并持续拓展分级分类监管领域。
优化放贷服务,督导“信易贷”。我市积极督导各金融机构优化放贷服务方式,通过甘肃“信易贷”平台,加大中小微企业及市场主体授信放款力度,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信易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至目前,2226家企业通过“信易贷”平台获得贷款191.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