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古树

秦安古树——安伏篇

?

安伏镇位于秦安县城偏北部,距县城15公里,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安伏村,区域总面积106.87平方公里,属黄土梁峁沟壑地形,海拔在1300-1800米之间,葫芦河流贯穿乡东部边缘及东南部,形成一条峡谷,谷深而窄,两岸悬崖峭壁,出峡后为安伏河谷盆地,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10.3℃,年降雨量为486.9毫米,无霜期160-170天。省道304线与葫芦河并行贯穿镇东部及东南部,仁叶公路穿过境内,天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24个行政村,49个村民小组,8128户31290人。有耕地面积6.3万亩,其中苹果园面积4.5万亩,年产量13.5万吨,产值5.4亿元,花椒1.1万亩,年产量0.2万吨,产值2.1亿元,是远近闻名的苹果花椒生产重点镇。

?

????全镇共有古树12株,沟门村1棵,古树为柳树,因其生长年代久远,并遭遇雷击而不灭,故称之为渡劫柳,至今已108年树龄。伏洼村古树群共有11棵,位于本村莲峰寺庙院内。古树全部为侧柏,属于柏树科。其中200年古树6棵,250年1棵,300年4棵。



沟门村渡劫柳,树龄:108年,树高:2米,冠幅:15平方米。胸围:90厘米,经纬度:经度:105.661908,纬度:34.990451,于1914年由当时16岁的沟门村村民刘遇银栽种。1979年秋,遇雷雨天气被天雷击中,大部分树冠以及一半左右的主干被毁,毁坏后的柳树于第二年奇迹般的重发勃勃生机。因其生长年代久远,并遭遇雷击而不灭,故称之为渡劫柳。柳树树干中间空洞,树皮粗糙、枝干苍劲,枝叶繁茂,树干的饱经沧桑和枝叶的生机盎然行成了鲜明对比。



渡劫柳,顾名思义:兼具“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沧桑和“虬枝偃盖宜仙岛、碧干撑天入凤池”的清新,这柳树渡尽劫波而绿意盎然。和沟门村的发展一样,虽地处葫芦河沿畔,但前几年一直不温不火,如今的沟门道路整齐、庭院整洁、村风文明、鲜花满路、绿树成排、飞瀑下村,经过两年的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得益于发展思路,渡劫柳也被立碑保护。



渡劫柳旁的石碑记载道:渡劫柳者,劫后重生之柳也。百年古木,枝繁叶茂,锦带峡口,蔚然一景。公元一九七九年,神州大地,春潮涌动,沟门柳感天应时,雷后发枝,重焕生机,荫佑方圆百姓,见证时代变迁。村民感念圣树遮风挡雨之情,立石以记。

渡劫柳亲历了沟门村沧海桑田的巨变,并将继续见证沟门人创造奇迹!

伏洼村古树群,位于伏洼村莲峰寺庙院内,莲峰寺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2009年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内11棵古树皆在保护之列。经纬度:经度:105.620032,纬度:34.988312,古树平均直径20厘米,高10米左右,有直立向上的,有分叉后向寺院内伸展的。



寺庙古朴,梁栋雕饰皆为民间古式雕法,庙内古树树干经历了几百年岁月的轮回,外皮粗糙,斑驳的像老人的手纹,而枝叶苍翠、繁茂,生机盎然的伸向云层,遮天蔽日,像数棵大伞给寺庙常年带来荫凉,和寺庙的古朴相得益彰,使人忘之心生敬畏。踱步庙内,驻足树下,感叹时光,珍惜生命,礼拜先贤的心境将会油然而生。



相传伏洼、安伏地处伏羲圣境,莲峰古寺更是伏羲文化的重要传承。庙内供奉观世音菩萨、东山爷。莲峰寺距今600多年,可以说和伏洼人民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早在600多年前的明代,伏洼人共同的先祖选择了这样一个从安伏向外延伸又独立于麻湾梁的地方,繁衍生息。明代是汉文明中最后一个汉族主导的朝代,也是汉文明包容并蓄、士人精神最后的坚守。得益于其传承的年代又几乎没有外迁人员,这是汉文化古朴构成的一部分。伏洼人的祖先们是有信仰的,他们修建庙宇,祭祀先贤,并代代传承。



也许是因为汉文化中柏树“岁寒三友”的特殊地位和象征意义吧,庙宇自建立起就广植柏树,柏树的生命力是顽强的,他们经历严寒冬雪,历经岁月沧桑,依然有这11颗屹立在庙宇之上,村庄之巅。这11颗古树郁郁葱葱,生命力异常顽强。文化大革命期间庙宇遭到了无情的破坏,古树也因为被认为是庙宇的一部分而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毁坏,后来,村内有识之士引导村民将信仰和庙内的植物区别对待,古树遂留存了下来。这些古树没有老态龙钟的沧桑感,倒是像一群祥和的老人,或叙述过去的荣光,或见证时代的变迁而依然挺拔向上,或守护村庄的宁静,或激励年轻人大踏步迈向新的时代,实现新的梦想。


? ?


百年古寺,参天古柏,已俨然成为村内不可或缺的地理地标,共同守护着村庄的宁静祥和。



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狗万体育官方